屋面防水容易產(chǎn)生滲漏部位,施工技術要點及做法如下:1、 屋面卷材起鼓、開裂、張嘴防治的措施及要點:嚴格控制基層及保護層的含水率,待基層干燥后,再鋪設保溫層及防水層。如基層及保溫層含水率大于規(guī)范要求,必須設排槽、排氣孔。在女兒墻與屋面連接處做圓弧,圓弧半徑R應不小于150㎜,以保證卷材基層粘接牢固不得漏貼附加層。按規(guī)范要求施工,嚴格控制卷材長、短邊搭接長度。2、 出屋面管道周壁滲漏防治措施及施工要點:①、出屋面管道補孔工作應在做屋面防水層前完成,包括穿層管補孔。并由專人負責,不得由管道工補孔,以確保修補質量。還要在對混凝土澆筑時進行振搗,使新混凝土與老混凝土完美融合。江蘇特色防水工程服務熱線
6. 30厚聚苯泡沫擠塑保溫隔熱板。7. 3㎜厚麻刀灰隔離層。8. 彩色水泥磚用25厚1:3水泥砂漿鋪貼,縫寬3㎜,填砂掃凈。方法與技術措施1. 工藝流程:基層處理→涂刷基層處理劑→涂布2㎜厚聚氨脂防水涂料→附加層法施工→三元乙丙卷材與基層涂**膠→晾膠→卷材鋪貼收頭粘接→卷材接頭密封→蓄水試驗→防水層驗收→做保護層。2. 基層處理找坡施工前,應先事先清理屋面上垃圾,預埋落水口、出水口,完成伸出屋面的所有管道,管邊根部用細石砼分兩次灌密實,以保證不發(fā)生漏水。寶應附近防水工程施工涂布順序應先垂直面后水平面,先陰陽角及管根,細部后大面,每層涂布方向應順直。
還要及時添加減水劑或者膨脹劑,要在混凝土的收縮率發(fā)生減少的時候,增強混凝土的抗裂性能。一般在添加水泥的時候,水泥需要添加300 kg/m3。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,要適當?shù)臏p少水灰比,添加減水劑,將摻量控制在0.9%左右。在選擇骨料時,其直徑要小于4cm,并且級配良好,要減少集料之間的空隙容積。選擇中砂,含泥量不得超過3%,砂率在40%左右,灰砂比例為1:2~1:3之間,要保證泵送混凝土的坍塌率低于15cm。對混凝土的施工工藝進行控制時,需將拌合物填充在整個模型之中,保證拌合物的整體性以及平均性。
8、管道穿墻部位防水處理穿墻管應在澆筑砼前預埋套管,穿墻管與內(nèi)墻角,凹凸部位距離應大于250㎜,管于管的間距應大于300㎜當穿墻管線較多時,可采用穿墻盒的封口鋼板與墻上預埋角鋼焊嚴,并從鋼板上的預留澆筑孔注入改性瀝青柔性密封材料或細石砼。9、 穿墻群管的防水土建和安裝應會審、核對相關圖紙,以免遺漏和差錯。嚴格按圖紙要求施工。圖紙無要求時在征得設計者同意后,做到:①墻管道孔均采用比穿墻管徑大100㎜得防水套管預留,防水套管中部3㎜厚200㎜寬鋼板止水環(huán),鋼板止水環(huán)根部粘接15×15㎜膨脹橡膠止水條。穿外墻的管道與防水套管之間的空隙用水泥石棉或防水砂漿嵌填。還要及時添加減水劑或者膨脹劑,要在混凝土的收縮率發(fā)生減少的時候,增強混凝土的抗裂性能。
一、材料選用在屋面滲漏水治理工作中,應該大力推廣應用新型防水材料,應首先選用技術較先進、性能較優(yōu)異的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及涂料、合成高分子卷材及涂料、彈塑性密封材料及新型剛性防水材料。在當前防水材料市場魚龍混雜的情況下,必須嚴把材料質量關,對進入施工現(xiàn)場的防水材料,不僅要符合國家或行業(yè)標準,有出廠合格證和材料準用證,還必須進行現(xiàn)場抽樣復檢,復檢不合格的材料堅決不用,嚴防假冒偽劣產(chǎn)品應用到滲漏水治理工程中。屋面風管和油煙管多,管口四周采用環(huán)氧樹脂和化學泥密封。寶應附近防水工程施工
摻加渭電Ⅱ級粉煤灰,取代部分水泥,以減少水泥熱量,延緩水泥熱釋放速度,提高砼后期強度。江蘇特色防水工程服務熱線
A、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施工工藝復雜部位增強處理 樁頭防水處理 涂布基層**粘接劑 鋪設三元乙丙卷材 卷材接縫及收頭處理 防水保護層。B、樁頭防水處理:樁頭鋼筋用止水帶密封,樁伸入承臺為50㎜,樁頭防水作法按陜02J10頁24節(jié)點①施工,樁頂及樁外150㎜一圈做2㎜厚防水涂料,樁頂及樁外300㎜一圈用防水砂漿壓實抹光,卷材與樁一周接縫處用聚氨脂封閉嚴實。C、卷材鋪貼方法:⑴、卷材及基層涂膠基本干燥后(手觸不粘一般15~20min即可鋪貼,此為滿鋪粘法搭接寬度100㎜,接茬錯開250㎜。江蘇特色防水工程服務熱線
揚州誠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在同行業(yè)領域中,一直處在一個不斷銳意進取,不斷制造創(chuàng)新的市場高度,多年以來致力于發(fā)展富有創(chuàng)新價值理念的產(chǎn)品標準,在江蘇省等地區(qū)的建筑、建材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商業(yè)口碑,成績讓我們喜悅,但不會讓我們止步,殘酷的市場磨煉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,和諧溫馨的工作環(huán)境,富有營養(yǎng)的公司土壤滋養(yǎng)著我們不斷開拓創(chuàng)新,勇于進取的無限潛力,誠坤供應攜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輝煌的未來,回首過去,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,相反的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氛圍,我們更要明確自己的不足,做好迎接新挑戰(zhàn)的準備,要不畏困難,激流勇進,以一個更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,共同走向輝煌回來!